今天的天气依旧炎热,越南河内的街道上弥漫着湿热的气息,蝉鸣声此起彼伏。阮明书刚刚结束上午的值班,正坐在餐厅后厨的休息区里喝椰子水,准备换班时,突然听到前台传来一阵骚动。几个越南同事压低声音议论着什么,语气中带着兴奋和惊叹。阮明书好奇地走出去,只见餐厅门口站着几位身着深绿色军装的外国士兵,他们的站姿笔直如松,连呼吸都仿佛被统一成了某种节奏。
“是中国人!”一位越南同事小声提醒道。阮明书这才注意到,这几名士兵胸前佩戴着金色的肩章,头戴深色军帽,帽檐下露出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。他们没有像普通顾客那样随意张望,而是整齐地站在门口,彼此之间保持着精确的距离。最让阮明书震惊的是,他们甚至在烈日下站立时,身体没有丝毫晃动,仿佛一尊尊雕塑。
“欢迎光临。”阮明书迎上前去,用生硬的英语问候。没想到其中一位士兵微笑着用标准的中文回应:“谢谢,我们只是来用餐。”他的普通话字正腔圆,完全不像阮明书平时听过的越南人学中文的腔调。阮明书愣了一下,随即注意到他胸前的军牌上写着“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”。
这是一支阮明书从未见过的军队。他们的军装整洁得近乎苛刻,每一粒纽扣都闪闪发亮,衣领上的金线刺绣在阳光下泛着微光。他们的动作更是让阮明书屏住呼吸——即使是端着餐盘走向座位,也保持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整齐。两人一组,步幅完全一致,仿佛背后有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他们的脚步。
阮明书帮他们点餐时,发现他们的对话简洁而克制。当一位士兵低声提醒同伴“注意肩线”时,阮明书才知道,原来他们甚至在吃饭前都要调整站姿。他们坐在餐桌旁的姿势也让阮明书大开眼界:双腿并拢,双手自然叠放,腰背挺直得像是被一根钢条撑着。越南同事偷偷告诉阮明书,这些中国军人是来参加越南国庆80周年阅兵彩排的,他们的纪律和气质让越南士兵都感到自愧不如。
餐点上桌后,阮明书忍不住多看了几眼。这些士兵的食量并不大,但他们的动作却快而有序。有人用筷子夹菜时,其他人会不自觉地调整手部姿势,以确保动作的一致性。更让阮明书惊讶的是,即使在吃饭时,他们也会低声交流一些训练细节。比如有人提到“正步训练每年要穿破七双皮鞋”,另一位则立刻补充道:“我们的脚底都有厚茧,但这是军人的勋章。”
阮明书悄悄用手机拍下了一张照片:六位士兵围坐在餐桌旁,他们的军帽整齐地摆放在身后,每个人的坐姿都像被定格在同一个瞬间。照片中,他们的表情严肃而专注,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们无关,只剩下彼此和面前的任务。
离开前,阮明书鼓起勇气向他们问了一个问题:“你们每天这样严格训练,会不会觉得很辛苦?”
最年长的一位士兵笑了笑,摘下军帽擦了擦额头的汗珠。他的手臂肌肉结实,眼神却温和得像一位老师:“辛苦是肯定的。但你知道吗?我们踢出的每一个正步,都相当于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。这不是为了炫耀,而是为了让世界看到中国军人的精气神。”
他说这话时,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他的肩章上,那枚金灿灿的徽章仿佛在发光。阮明书突然想起越南同事之前说的一句话:“中国军人走路的声音像木头敲击地面,铿锵有力。”此刻阮明书才真正明白,这种“铿锵”不仅是来自他们的靴底,更来自他们骨子里的信念。
回到后厨,阮明书反复回想着刚才的场景。这些士兵没有喧哗,没有张扬,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种力量——那种来自纪律、责任与信仰的力量。阮明书忽然觉得,今天的午餐不仅让自己吃饱了肚子,更让自己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。
或许,这就是所谓的“中国排面”吧。它不是浮夸的表演,而是用汗水和坚持铸就的无声宣言。当阮明书看到越南同事在朋友圈发照片时写道“中国军人的军姿让我想起年轻时的自己”,阮明书突然意识到,这种震撼早已超越了国界,成为一种跨越文化的敬意。
夜幕降临,餐厅的灯光亮起。阮明书站在窗边,望着远处训练场上依然挺拔的身影,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自豪。也许有一天,阮明书会再次见到他们——在越南的国庆阅兵场上,他们将以最完美的姿态,为这片土地献上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。 #一起看阅兵#
实盘配资炒股,信投配资,十大正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